中国零售业需要塑造一个标杆企业家群

2019-03-04 23:24:17

零售业是否需要足够影响中国经济甚至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行业标杆和企业领袖?这是一个在业界颇受争议的话题。
其实这只是概念之争。如果将之转换一下:零售业是否需要像海尔或是联想那样本土成长起来的深具全球影响力的企业?
答案自然毋庸置疑。
不过,问题也接踵而至:中国目前到底有没有这样的零售企业?如果说没有,为什么没有?是受大环境限制?是战略短浅?是实力不济?还是其他原因?谁又最有希望成为零售业中的“海尔”与“联想”?
一位不愿具名的战略分析家指出:“因为对外开放最彻底,竞争最残酷,外资侵蚀最严重,中国零售业更需要有全局影响的标杆企业和领袖。不仅要有海尔或联想似的企业,还应该有比它们更好、更大的企业,这就迫切需要零售业诞生‘张瑞敏’和‘柳传志’式的人物。”

路修远兮
欧美等诸多发达国家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企业中,都有零售企业的身影。如美国的沃尔玛、百思买、家得宝,英国TESCO,法国的家乐福,德国的麦德龙,瑞典的宜家等等,知名度、影响力、竞争力丝毫不亚于任何其他行业的标杆企业。
然而,中国零售业的现状却表明,要想出现标杆和领袖企业,“路修远兮”。
一个简单的例子足以说明问题。目前位居中国连锁百强首位的国美电器2006年销售额为869.3亿元,2007年,拥有1300家门店的国美业绩有望突破1000亿元。而2006年沃尔玛的销售额为3511亿美元。也就是说,仅以5倍于国美的门店数,沃尔玛创造出了25个国美的销售业绩。
再来看看这组数字:2006年“中国连锁百强”的总销售额为8552亿元———这个中国前100家最优秀的零售企业以69100家门店辛苦一年换来的业绩,仍然不及沃尔玛销售额的1/3。
沃尔玛这个拥有7000余家门店的庞然大物,高居全球财富500强榜首数年,销售额超越世界上任何一家公司。但它正是一家零售企业!从一个小镇起家,也仅仅几十年时间,卖的也是柴米油盐,这与中国零售企业的发展历程何其相似。
用一个行业去与一家企业对比,我们的差距仍有如天堑———中国零售业的整体规模实在太小了。而这也更凸显了中国零售业呼唤“领袖”级企业的紧迫性、必要性和可想而知的艰难。
中国零售企业还要多长时间才可做到?

难有“张瑞敏”?
规模所限自然是难以出现标杆企业的主要原因,但是,人是更为决定性的因素。因为,一个伟大的企业领袖能够造就一个伟大的企业,就像张瑞敏之于海尔,柳传志之于联想,王石之于万科一样。
因此,没有像张瑞敏似的人物,零售企业要想出个“海尔”,谈何容易?
一家知名零售企业的老总认为,领袖人物并不是用价格战和倾销手段“杀敌无数”,也不是简单把企业做到了规模和数量第一,更重要的是在于他所带给企业的成长轨迹、思想、影响力、胸怀与气度,以及这样的企业家和企业能不能影响和带动一个行业不断地成长和进步。
所以,领袖人物必须具备不同于一般企业家的特质。然而,“中国更多的零售企业家还只是停留在创办者这一层面,或是职业经理人的角色。”欧盟-欧洲工商业联合会特聘专家戴春华认为,一个行业领袖应该是一名优秀的长跑运动员,而不是短跑冠军。但中国零售企业恰恰缺少这样的长跑运动员。
一位零售企业老总曾对企业“短命”现象感慨:“企业文化就是老板文化。而老板战略有多高,决定了这个企业能走多远、能做多久。”
“众所周知,从社会资源的支持度上来说,零售业目前还暂不具备出‘张瑞敏’的条件。” 北京腾驹达管理顾问有限公司首席顾问景素奇认为。
从另一角度来说,零售业之所以难出现“张瑞敏”,很大程度上也是缺少塑造领袖人物的优质“土壤”。
这个“土壤”还不只是规模不大的问题,在零售业,有规模无效益的现象比比皆是。而因为资金链问题倒下的更是数不胜数。
景素奇认为,中国一直以来“重工轻商”,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的连锁零售业与顶着耀眼光环的民族制造业及其标杆人物实在不具可比性。即使规模较大的零售企业也多以国有背景为主,过去政府权力的分割所导致的地域分割,也严重阻碍了零售企业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行业性质决定了零售业的区域特征。因为,明显的地域消费差异与家电、IT制造业产品的标准化生产不同,实践表明,零售企业很难在短期内做到全国布局,更别说走向世界。但制造业不同,以海尔、联想为代表的企业早已开始了国际化战略之路,并已取得了不错的成效。而截至目前,早些年曾进军莫斯科的天客隆败北而归,而北京华联以并购新加坡西友百货的形式跨出国门能否成功,还有待市场的检验。
同时,类似海尔这样的企业和张瑞敏这样的人物的成功既有必然性,但也是特定时代、特定历史条件、特定发展阶段下的产物,在市场经济相对成熟的今天,已不具备太大的可复制性。

百舸正争流
如果百联、武商联、国美、物美……能成为像海尔一样的企业,中国零售业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原宝洁大中华区信息与决策解决方案部总监陈东锋曾对记者感叹,中国零售业已经到了必须诞生像张瑞敏这样的人物的时候了,因为只有这样的强势人物,才具备整合强势资源的能力,才具备坚定独到的经营策略,才能把企业推向金字塔的最尖端,真正把“百联”们打造成“沃尔玛”们。
不过也有专家认为,零售行业并不需要领袖人物,纠缠于此对零售业并无利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黄国雄指出,零售企业间的竞争已转移到单店间的效益竞争。一个战略解救不了一个行业的问题,一个产业的发展也并非一个人或几个人能够左右的。目前零售业最需要的是优秀的门店管理人员,因为,零售业的发展需要从业人员的素质提高。只有这样,中国零售业才能迎来更好的明天。
但从行业战略高度出发,零售业需要“张瑞敏”式的标杆企业家来影响与鼓舞,而且,行业的领军人物也已初现端倪。黄国雄认为,像黄光裕、张近东等已经成为零售业的领军人物。对此,景素奇分析道:“家电产品没有佛山超市收银机、百货商品的地域消费的差异性,这是家电连锁能够做大做强、迅速成为行业标杆的重要原因。”
家电连锁业的确值得关注,这也是零售领域少有的本土企业一家独大。在并购了永乐、大中等近20个家电连锁企业后,国美已初步具备雄霸全国家电连锁的气势,其1000亿元的年销售额正直追全球最大的家电连锁企业百思买———2006年百思买销售额也就310亿美元。国美迅猛发展的态势令任何对手不敢轻视。另一家本土家电连锁企业苏宁也同样如此。
在日用消费品零售企业中,华润万家在吃下了苏果、慈客隆、家世界佛山超市收银机等企业后,已俨然成为佛山超市收银机业态中的“标杆”企业,而百联集团及新组建的武商联集团等国有大型零售企业也渐现“领袖”气派。
从近几年的全国各大企业人物评选上,已开始出现了像张近东、黄光裕以及武汉中百总经理程军等零售企业家的踪影,这也证明零售企业家已跻身中国主流企业家行列。
同时,基于零售业的区域特性,在区域市场,零售“海尔”和零售“张瑞敏”处处可见。
这并非无稽之谈。“胖东来占据了许昌零售市场的绝对份额,你说它是不是许昌的‘海尔’?于东来是不是许昌的‘张瑞敏’?家家悦雄踞山东威海,难道它还算不上威海的‘联想’?王培桓不就是威海的‘柳传志’吗?”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还有像步步高王填、华润万家陈朗、苏果马嘉木梁、深圳人人乐何金明、福建永辉的张轩松与张轩宁兄弟、河南大张张国贤……还有百货业态的王府井集团郑万河、大商集团牛刚、长春欧亚集团曹和平……这些优秀的企业家带领着优秀的团队、优秀的企业,有“敢为天下先”和“欲与天公试比高”的勇气和志气,他们做深做透当地市场,成为区域市场的‘海尔’或‘联想’,并逐步发展壮大。
专家呼吁,一向低调、热衷于做实事的零售企业和企业家们也应当强化在全社会和全行业塑造企业品牌和企业家品牌的意识,向全社会和全行业更多地发出企业的声音、企业家的声音,这既是连锁零售行业作为正在上升的影响中国人民生活的一股经济力量的必然体现,也是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零售企业及其企业家们一种社会责任感的体现。